压力会引发皮质醇、肾上腺素释放,这些激素在不知不觉中左右着心脏跳动,还会“偷走”其中的血液,引起心肌缺血。
压力正在“偷走”心脏血液
紧张、忧虑或愤怒等情绪,会使人处于高度精神压力之下,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肌缺血。
压力之所以会“偷走”心肌血液,主要是从三方面对心脏做了手脚:
改变激素水平
人在强大的精神压力刺激下,交感神经会被激活,激素水平会升高,比如「儿茶酚胺」。
这是一种神经化学物质,它的大量分泌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短暂的心肌缺血,让我们觉得喘不上气。
引起血管收缩异常
压力较大时,冠状动脉血管收缩反应会发生异常,比如微血管收缩就容易诱发心肌缺血。
长期处于压力下,还会引起胆固醇上升,血糖升高,血小板黏滞性增加,这些应激反应会逐渐损害血管系统,甚至成为心脏病突发的导火索。
与遗传因素有关
这些情绪也会让心脏“留痕”
悲伤,心脏破碎
心尖球形改变
愤怒,诱发房颤
孤独,憋出冠心病
大喜,血管痉挛
敌意,心脏易崩溃
给你的压力和情绪找个出口
要想避免压力、紧张等对心脏产生负面影响,就要学会心理调适的技能。宣泄情绪不等于发脾气,而是用建设性和健康的方法,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放松心情。
1
学学“箱式呼吸法”
2
让身体动起来
3
先用七成时间做到60分
4
改变“压力都是坏的”这种思维
5
不要憋着,尽量哭出来
当感到悲伤痛苦、压力爆表时,不要憋在心底,要哭出来。
虽然不能解决具体问题,但大哭一场有助释放悲伤情绪,泪水会带走体内的压力激素,降低与压力相关的神经递质,也是心理健康的良药。
6
涂涂画画
7
不要一个人待着
8
收拾房间
9
烘焙食物
10
借助运动发泄胸中“那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