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
联系电话:0375-2799061
1954年10月建院
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国家三级综合医院 A 级方阵
总医院官方微博
总医院官方抖音
总医院官方公众号
总医院官方服务号
健康科普
40岁的年龄60岁的血管?医生提醒:血管也要防早衰!
发布时间:2022-02-28 11:23:34
浏览次数:495

人血管老化的速度超过年龄增长的速度,便是“血管早衰”。血管年纪超过50岁,出现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需要积极干预。

人的健康、寿命与身体血管健康密切相关,所以,向来有“血管衰老,百病齐发”的说法,生活中不少情况会加速血管老化。

血管怕这7个字!


1. 血管怕“冷”:容易造成血管痉挛

人体为保存热量、维持正常体温,会让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而血管收缩会造成血压增高,甚至血管痉挛,心脏负荷增大;还会影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血压上升后会引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2. 血管怕“堵”:这些小事会增加堵塞风险

血管外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走路久了腿脚痛,不去医院检查,突发心肌梗塞才发现冠心病。打麻将一坐就是一整天,坐到下肢肿胀也不在意,最后发生肺栓塞,成功抢救回来才明白应该引起重视。

动脉粥样硬化是很常见的动脉堵塞类疾病。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都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一些炎症或感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先天因素、外伤导致出血等造成血液高凝状态;如久躺久坐,导致血流缓慢,可能导致静脉血栓、静脉血管堵塞。


图片


3. 血管怕“糖”:太甜让血管通路变窄

血液中高血糖会损害动脉血管中的内皮细胞,长此以往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血管越来越窄,堵塞就不可避免。


对于本身有糖尿病或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格外注意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病。


除此之外,糖尿病病人代谢紊乱的一个主要表现为血脂的代谢紊乱。尤其是对于伴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血压大于140/90毫米汞柱就应积极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4. 血管怕“高压”:变厚硬化易破口

高血压使动脉血管增厚硬化,让血脂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血压升高,动脉管腔内血流压也会增高,易让血管内膜出现小破口,胆固醇趁机进入血管壁内,并逐渐积累形成粥样斑块。斑块越大越易造成心肌缺血,即冠心病。

5. 血管怕“钙化”:慢性肾病更应关注


慢性肾病患者常常会被要求进行心血管方面的检查。新确诊的患者常常不理解,其实“血管钙化”正是慢性肾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定期进行检查很有必要。

慢性肾病患者因高磷血症、高钙血症、骨化三醇水平过低、大剂量活性维生素D的使用等风险因素,若放任不理,钙化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可能引起左心室肥厚等情况。


如何粗略判断自己的血管年龄?

(1)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易发怒

(3)爱吃高糖、高脂食品

(4)爱吃肉类食品

(5)不愿意运动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感觉胸痛

(8)手脚发凉,有麻木感

(9)记忆力变差,丢三落四

(10)血压升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升高

(12)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

符合的项目越多,说明血管超龄风险越高。

符合1~4项,说明血管年龄尚属年轻;符合5~7项,提示血管年龄有超生理年龄的风险;符合8~12项,说明血管年龄大大超过生理年龄。当然,还有一些医学检查项目可以更为精准地判断血管的健康情况。

平时还可以通过观察自身生理变化,判断血管是否健康。

若出现腕部脚面动脉搏动微弱不明显;颈部、肢体或腹部可摸到搏动性肿物急性胸背部疼痛;肢体出现青筋暴露,甚至瘙痒、发黑、破溃、静脉炎症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特别要警惕“晨起后减轻、下午加重”的肢体水肿,或各种突发的肢体肿胀。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静脉血栓。

血管年轻化黄金法则


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比如吸烟、饮酒、久坐不动)加上一些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会加速血管的老化。


图片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来达到保养血管,延缓血管老化的目的。


1、戒烟。


2、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持规律作息,平常劳逸结合。


3、调节心情。保持身心愉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少食多餐,多吃水果和蔬菜,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少糖、少吃油炸食品)。


5、坚持运动。比如步行快走。


6、定期体检。发现血压、血脂、血糖增高,也一定要积极地控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