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团队正在手术
“起点高,发展快。”简单六个字,概括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骨科数十载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借力医院大学科整合、打造区域人文医院的契机,骨科整合过去相对独立的脊柱骨科、关节骨科、创伤骨科,形成大骨科建制,同时细化专业、优化资源调配和人才管理,使科室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在学科传承和发展中,总医院骨科以雄厚的实力和优质的服务打造了豫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实力骨科。
目前,总医院骨科拥有医师52人,其中高级职称34人,硕士研究生占90%以上;护理团队83人,其中主管护师以上职称57人,本科率达90%以上。在大骨科建制的背景下,骨科亚专业向着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脊柱骨科分为颈椎组、腰椎组、微创组、脊柱创伤组、骨肿瘤组;四肢骨科分为四肢创伤、手外足踝组、小儿骨科组、关节与运动医学组。“大专科、小专业”,更利于入院病人按照专业收治,优化了骨科的人力资源配置,使病人的诊疗效率大大提升!
今年7月,57岁的患者张先生终于解除了困扰自己5年之久的腰痛,总医院骨科采用的微创椎间孔镜技术解除了他对于脊柱开放手术的恐惧,在过硬技术护航下,微创手术团队克服了术中神经激惹痛、椎管出血、脱出髓核碎片化等难题,顺利完成了脱出髓核取出术,完全缓解了腰椎间盘脱出导致的神经压迫!术后,患者下肢疼痛很快消失,终于睡了个好觉。
这样的微创手术在总医院骨科早已常规开展。2009年,科室于全市首开椎间孔镜技术,每年完成各类脊柱微创手术接近1000台次。近年来,科室不断完善并拓展微创技术,开展的盘源性腰痛椎间盘射频消融术、骨质疏松压缩骨折PVP/PKP、弯角穿刺经皮椎骨成形术(PCVP术)、脊柱骨折经皮内固定术、腰椎退变性疾病mistlif术等均走在全市前列,跻身省内一流。
“时代变更和人口老龄化使骨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骨关节病、骨肿瘤疾病相应增多。”总医院骨科主任董胜利介绍,近年来,为了满足百姓的就医需求,科室紧跟学科前沿发展布局。每年,科室创新的项目达十余项,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就医需求。尤其在骨肿瘤的诊治方面,总医院率先在平顶山市成立骨肿瘤科,经过几年的发展,骨肿瘤科在复杂、高难度的脊柱、骨盆和骶骨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均处于全市领先、省内一流水平。另外,科室积极与肿瘤内科、放化疗科等多学科联合,对骨肿瘤患者的诊治更加规范,大大提高了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19年,在医院完成骨科整合工作后,总医院于全市率先成立了急诊骨科门诊、骨质疏松门诊,让百姓在求医问诊时更加直观、便捷,便民的设置赢得了患者的好评!
在骨关节疾病方面,科室开展的微创关节镜技术涵盖了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等疾病的微创治疗,对于髋关节损伤的镜下预清理、肘关节、踝关节、肩关节损伤和退变性骨关节病的镜下治疗等为患者创新了手术方法,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微创治疗中获益。
技术创新紧紧围绕鹰城百姓的需求,近年来,该科室开展的“OLIF技术在退变性腰椎侧凸中的应用”拿到了平顶山市生命健康产业科技项目,“基于损伤控制理论指导的煤矿伤致脊柱脊髓损伤的救治策略”“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基于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腰椎退变性手术围术期血液管理策略”等被平煤神马集团列为科研项目,其中“基于损伤控制理论指导的煤矿伤致脊柱脊髓损伤的救治策略”被列为重点攻关项目。
●突破高难度技术填补区域空白
脊柱侧弯近90度的罕见畸形,在3D打印技术的精准导航下成功矫正。2018年,总医院骨科为一位39岁的女性患者成功实施了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案例一经报道就成为省内外众多医患的关注热点。术后,患者身高增高了近7厘米,圆了她28年之久的脊柱矫正愿望。而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如此高难度、高风险的骨科手术领域,不仅在平顶山市是第一次,在河南省也是寥寥无几。
作为平顶山市首家、河南省首批开展脊柱侧弯矫正治疗的科室,自2014年起,总医院骨科就不断探索脊柱骨病专业高精尖、复杂领域。多年来,科室开展千余脊柱畸形矫正治疗,在上胸段脊柱畸形修复、陈旧性创伤性脊柱畸形修复、成年复杂性脊柱畸形修复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不仅在省内开创了技术先河,也走出了鹰城精准脊柱外科的发展新道路。
高精尖技术离不开传统优势骨科的沃土。有着60多年骨科治疗历史的总医院骨科,在我市及周边地市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高精尖技术护航创下了众多生命奇迹:新华区23岁的铁路工人遭火车碾轧至骨盆粉碎性骨折、腰部几乎离断,在总医院骨科抢救下,不仅生命得以挽救,修复和重建的骨盆让年轻的生命得以生活自理,并重返工作岗位;矿区工人遭机器砸伤导致严重四肢损毁伤,历经了手术、不愈、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后,经总医院“植骨融合内固定+关节萎缩松解+外固定支架矫形”手术护航最终得以愈合;40多岁的煤矿工人在爆破作业时右侧肢体被炸断,爆炸碎石将创面污染得一塌糊涂,患者和家属几近放弃,该院骨科连续奋战,突破重重困难,创新长钢板固定技术,反复调试磨合,通过内外固定技术的交替技术不仅修复了断肢,还重建了肢体功能,让这位家庭“顶梁柱”得以回归……
“护卫百姓安康”,这是总医院骨科在百姓心中的品牌闪光点。2019年3月,总医院获评北京301医院环骨盆微创救治联盟骨盆微创救治中心理事单位,其骨盆微创治疗技术与国内先进水平比肩;同年5月,总医院正式经河南省卫健委认证为全省首批三级医院创伤中心。至此,拥有着“河南省重点医学培育学科”“平顶山市临床重点专科”等认证的总医院骨科正式打造起省内一流的骨科团队+省内一流的急救指挥中心,形成了“创伤急救、微创外科为龙头”的发展新格局。
●以解除病痛为己任,更注重服务质量
随着科室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在医院提出打造区域内最满意的人文医院的号召下,骨科更加注重质量、技术和服务的发展。
“以前,患者术后要插尿管、胃管,还得禁食禁饮水。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病人感觉手术和平日生活并无两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手术,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董胜利说,随着社会的发展,骨科治疗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过去是“伤筋动骨一百天”,而现在强调的是“加速康复”。
加速康复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的创伤应激,从而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在成年人骨折和小儿骨折治疗方面,能让孩子们很快就能上学,让成年人很快就进入工作岗位,不把他们圈在病床上。”特别是在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有效促进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因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微创手术已成为当今医学手术发展的主流。为此,总医院骨科也在微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近年来,科室借鉴北京积水潭医院“扬帆计划”,开创了全市首家“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每年开展老年髋部骨折手术300余台次,挽救高龄骨折患者,使其免受长期卧床之苦,极大减少了老年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目前,科室开展的微创髋部手术已突破众多禁区,在精细化手术操作下获益的老人年龄最大的达到104岁。创伤骨科成熟的技术、多学科协作团队、高效的急救应急机制真正实现了“惠民为先”,推动了创伤骨科向“微创”“无痛”“快速康复”方向转型升级。
经历了风雨兼程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总医院骨科的临床和科研综合能力已经步入了省内先进行列,“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与国内权威骨科专业的通力合作,为骨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打造区域内一流的骨科不断奋进!”董胜利表示。